• 中共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
  •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 主办
当前位置:首页>>宣传教育 > 廉政教育 > 廉政时评 > 详细内容

【廉政时评】慎独之鉴“四知堂”

发布时间:2022-09-16   作者:芮立祥  发布者:潜山市纪委   浏览次数: 次 字体:[ 大号 中号 小号 ]

有一个故事千年流传,如一缕春风,吹绿了潜阳大地,似一泓清泉,荡涤着皖河污垢,更像一方明鉴,高悬在党员干部心头。这便是潜山市龙潭乡杨家祠堂中关于“四知堂”的美丽传说。

第一次来杨家祠堂,就为眼前那方带着岁月印迹的“四知堂”牌匾,深深地吸引着。“‘四知堂’?哪四知呢?”我问。当地一杨姓村民如数家珍地向我述说道:东汉时期,我们的祖上杨震,曾当过部长这样的大官。这位祖上,为官清廉,老百姓都信任他。话说某天深夜,有个叫王密的县太爷,得知杨震途经县境,就赶忙备了十斤黄金,悄悄地拜见他。杨震热情接待了这位当年自己曾举荐过的地方官,但黄金坚决不受,并狠狠地尅了王密一顿。可县太爷还是不甘心,笑着对杨震说:“现在是深夜,又在您府上,决不会有人知道的!请您千万收下,聊表当年举荐之恩!”杨震神情严肃起来,说:“天知,地知,你知,我知,你怎么可以说,没有人知道呢?!”王密见状,非常羞愧地谢罪走了,而杨震清正廉明的美名一直流传至今。后来,天下杨家就以“四知”为堂号,以“四知堂’为荣,来纪念我们的这位老祖宗杨震……听着老乡的介绍,一股敬意油然而生:杨震之“四知”警言,杨家祠堂传递的清廉族风,无疑是为当代公仆们在新常态下如何更自觉地拒腐防变矗起了“慎独之鉴”。

常言道,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慎权、慎欲、慎微、慎初等等,人生几十年,路漫漫其修远,要慎的东西确实很多很多,而慎独,更是必须“慎之又慎”者之一。“慎独”一词,最早出于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独也”。“慎”就是小心谨慎,时时戒备;“独”就是置身独处的环境或相对保密的状态中,可以独自行事。“慎独”,强调的就是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以极端负责的自律精神,始终不渝地坚守道德信念,自觉按法纪要求办事,决不因无人监督而放浪形骸,肆意妄行。

慎独,必须要有很高的“德商”,可以说,没有极高道德修养的人,是不可能做到慎独的。慎独,离不开非凡的“志商”,在面对诸多诱惑,甚至“软硬炮弹”的时候,便成为一枚盾牌,考量着一个人的定力。“无情未必真豪杰,怜子如何不丈夫”。慎独者所作所为,乍一看,不近情理,其实,却有着更深厚的情感,更博大的情怀。

人生天地间,难免遭遇选择的迷茫,而慎独者则能超越自我,破茧化蝶,归于大道。置身当代中国的新形势,许多人往往就是因为那一念之差,酿成了千古遗恨。看一看,“老虎苍蝇”们案发前的那番胡作非为吧,看后不能不叫人触目惊心;再请听一听他们在接受历史和人民“拍打”后发出的那最后的哀鸣吧,听后不能不叫人痛心疾首,发人深思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,慎独慎初慎微,真正做到防微杜渐。

每当自己独处,每临名利诱惑,每值抉择纠结,杨家祠堂那“四知堂”的光辉,总会在我的心空中照耀。康德说,在我的心中有两样东西至高无上,一是天上的星星,二是心中的道德。是呀,心底无私,天地才能开阔;德行古皖,清风方拂潜阳。岁月如歌,因为慎独,岁月之歌则更为动听;人生如酒,因为慎独,人生美酒才历久弥香。

 


主办:中国共产党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
地址:中国安徽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东辅2楼 邮编:246005
    备案号:皖ICP备10006060号-1
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2号
技术支持:安庆热线